昨(29)台灣時間約下午3點,南韓京畿道果川市,京仁第二高速公路一條隧道傳出嚴重火警,據警方說明,是一輛回收車疑似因引擎過熱起火,引發這樁事故,漫天大火造成至少5人死亡、37人受傷,傷亡人數估計會再上升,總統尹錫悅已下令徹底搜救。幾百公尺區間的隧道完全陷入火海,儘管目前火勢已經受到控制,但仍有5人不幸死亡,37人輕重傷,其中多數都是吸入濃煙嗆傷。
火災現場濃濃黑煙直竄天際,隧道內數百公尺路段皆有火舌延燒,一整面熊熊燃燒的火牆,還有燒毀的殘骸落下驚險萬分,約50輛消防車、140名消防人員和直升機被派往現場灌救,警方已在隧道兩端管制交通,該起火災也導致周圍交通嚴重壅塞。
回收卡車起火後在隧道形成「煙囪效應」,導致火勢猛烈,目前尋獲的死者皆位於車禍車輛,傷者裡則有3人受到臉部燙傷等嚴重傷勢,因火勢受困隧道內的汽車則有44輛。韓國安全人員協會會長LeeSong-gyu:「這裡(隧道)現在完全是密閉的空間,所以密閉空間一但失火,整個狀況會變得困難。」
有目擊者表示,看到火勢一路蔓延到隧道另一端,而且還不時傳出爆炸聲,直到台灣時間4點18分時火勢才受到控制,但裡頭已經有45輛汽車被燒到只剩骨架。南韓總統尹錫悅也下令交通部,徹底檢查起火原因及隧道內消防措施。
火勢蔓延之快的主因很快曝光,由於失火的隔音隧道材質使用的是易燃的壓克力(PMMA)而非先進國家的標準鋼化玻璃,壓克力成本比鋼化玻璃便宜要許多,這座隔音隧道於2017年8月完工。壓克力因為透明且施工方便而獲青睞,燃點為攝氏280度,常用於隔音設備;另外常見的隔音材質PC(聚碳酸酯)燃點則為攝氏450度。
南韓全州市又石大學消防救災系教授孔河成指出:「壓克力比鋼化玻璃輕又便宜,所以實務上比較常被用來興建隔音牆或者隧道,缺點是比較易燃,釋放出的有毒氣體是木頭燃燒時的幾百倍」。
「朝鮮日報」報導,隔音牆內的隔音管長期使用不易燃的材質,例如鋁、鋼、混凝土。但近年來強調建物與周遭環境的景觀和諧、日照權和目視權,塑膠之類的易燃建材愈來愈常被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