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荒引爆民怨,不只台灣,就連美國、日本都缺蛋!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態「會知所進退」,政務官會擔起責任,而目前已緊急從澳洲進口雞蛋應急,國內食品或加工大廠也同意配合調度,暫時紓緩缺蛋的壓力,但仍需要至少2個月的時間,才有可能讓雞蛋的供應恢復正常。
雞蛋供應不足問題反覆在國內上演,但這次連美國、日本也是缺蛋的狀態。行政院長陳建仁承諾缺蛋問題可望於3月初緩解,但在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,高蛋價恐是未來新常態。陳吉仲指出,日本禁止雞蛋出口後,農委會考慮轉向美國購買,沒想到美國禽流感比日本更嚴重,礙於東南亞國家雞蛋出口不符合檢疫規定等,最後才決定向運送成本較高的澳洲接洽、購買。
從2021年下半年起,缺蛋的首要關鍵在於全球氣候變遷引起的禽流感等家禽疾病。再加上,國人食安意識抬頭,衛生單位要求雞蛋須藥物零檢出,雞農普遍已有共識,不在飼養蛋雞的過程使用促進生長等各式藥物,也削弱雞隻的抗疫病能力。其次是受到烏俄戰爭影響,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,玉米等飼料成本相應調漲,近2年從每公斤約11元上漲至近17元,偏偏飼料佔了養雞成本7成,導致雞農飼養意願減低。
對於農委會緊急從澳洲專案進口500萬顆雞蛋因應,專家評估,進口高價蛋會讓農委會倒貼3000萬元。而陳吉仲表示,3月除了自澳洲進口外,包括義美等食品或加工大廠也答應配合調度,預計可調度6、7000箱(1箱200顆)的蛋量,讓3月每日缺口從現有80萬顆,降至40至50萬顆,暫時舒緩壓力;不過,雞蛋要真正恢復產能還需要2、3個月的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