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6日發生芮氏規模7.8強震,導致多處房屋倒塌,災難過去1週死亡人數更超過3萬人;台灣不僅在第一時間派遣搜救隊前往支援,大批民眾也非常踴躍捐贈物資、捐錢,而「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」也於8日發文公布,「亟需物品清單」供善心民眾參考。
「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」於11日在臉書對台灣各界的愛心與善舉表達感謝,由於在台灣募集到的物資量已遠遠超出預期,加上土耳其國內也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國龐大的物資捐贈,所以決定提前結束台灣的募集活動,同時公告「物資只收到11日的下午5點,以郵戳和快遞寄件時間為憑,親送物資者亦同。」最後再度寫下「由衷感謝所有台灣人民源源不斷的愛心」。
「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」8日所發布的清單內要求物資需為「全新」的,這一條件也引發不少網友討論,認為「應以緊急為優先」、「不理解為何ㄧ定要新的?」,事後也有號稱過去曾負責災害重建實務工作的網友回文分享,解釋道現在災區醫療資源缺乏,如果發霉衣物造成過敏,只會增加困擾,且內衣褲雖為必需品,但舊衣讓受助者感到不舒服,最後也只會被丟棄。而也有志工反應不少專收物資的園區都被物資塞爆,但品質卻參差不齊,甚至還有民眾捐出穿過且泛黃內衣褲、發霉衣物,讓志工反需要花費更多人力時間篩選挑出。
而透過此次物資捐贈,也讓不少網友開始再度探討起舊衣回收做愛心的亂象,事實上有不少民眾廢棄衣物時,會選擇丟進政府合法設立「舊衣回收箱」,本是出於好意希望讓衣服可以二次被利用,但實際上舊衣物有4種回收管道,(1)環保署建置的「不用品再使用及維修站藏寶地圖」(2)當地環保機關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(3)地方政府核准設立之舊衣回收箱(4)服飾販賣業者逆向回收。
最重要的是並非所有衣物都是丟進回收箱、捐贈,除了有種類的限制外,破舊「不具回收價值者」也不應丟進舊衣回收箱、作為捐贈的衣物。依據行政環境保護署的「舊衣回收指引」,舊衣回收項目僅限於外衣、外褲、裙子、洋裝、背心、外套、西裝等,均可回收;棉被、枕頭、床單、床罩、帽子、內衣褲、鞋襪、窗簾、桌(浴、毛)巾、圍裙、地毯、踏墊、皮帶、皮包、手套、絨毛玩具等其他紡織品,皆屬於不可回收物品。
且回收前需要清洗整理,以利再度利用,需要特別注意的事,若是破損、老舊的衣物,並不具有回收價值,應以一般垃圾丟棄於垃圾車,棉被、地毯等一般廢棄物,也應直接送交垃圾車。民眾在捐贈衣服前也可參照以上幾點先行衡量衣物再做行動,以避免救災人力資源的消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