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季高溫難耐,不只有台灣出現高溫警報,在歐洲也出現不少熱浪,導致糧食生產發生問題,估計今年歐洲軟質小麥,產量比之前少了500萬噸,碰上疫情跟烏俄戰爭的雙面夾擊,全球糧食恐怕陷入危機,台灣的食物銀行也表示,受到通膨跟高溫影響,採購糧食上,成本增加不少。
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與葡萄牙等國部分地區正受這波極端熱浪肆虐,預料未來幾天英國也難逃毒手。歐盟已下修軟小麥產量預測,較早先估計少五百萬噸。歐盟的小麥產量占全球17.6%。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在6月指出,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小麥及其他糧食商品出口量減少,使得未來一年全球可能增加1100萬至1900萬長期挨餓人口。雖然部分糧食可以鐵路、公路及河運等方式經歐洲輸出,但與海運相比數量仍低。
導致全球糧食危機三大因素,分別是戰爭、疫情跟氣候變遷,歐洲熱浪不斷影響小麥生長,根據統計歐盟小麥產量占全球17.6%,今年軟質小麥預估較先前少500萬噸,歐洲糧倉烏克蘭不僅受到戰爭衝擊,高溫環境也影響穀物生長,俄羅斯則是世界最大的小麥供應國,和和烏克蘭加在一起出口的小麥總量,就占全球的33%。